NAIS Lifestyle | 在慕尼黑大学的“选课自由”与“小众旅行”
暑假,是探索世界的最佳时节。今年,NAIS Lifestyle继续带你走进老师们的留学时光——在巴黎左岸的咖啡馆里讨论哲学,在慕尼黑的啤酒节感受巴伐利亚的热情,在香港的茶餐厅品尝地道丝袜奶茶,或是在伦敦的雨夜里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回宿舍……这些真实的经历里,藏着最生动的文化体验和实用的生存智慧。
我们邀请老师们分享选课秘籍、城市攻略、文化趣事,甚至那些年踩过的“坑”。希望这些故事,既能满足同学们对远方的想象,也能为未来的留学之路点亮一盏小灯。
▶本期,我们邀请到上海诺美学校科学组的Peter Shao老师与我们分享他在慕尼黑大学的留学生活。
学术篇
选课:我在慕尼黑大学读的专业是物理,达到毕业条件需修满120学分(其中论文占60分)。慕尼黑大学的选课自由度相对较高,比如物理专业除了必修的比如量子力学和凝聚态物理之外,其他的课程可以自由组合,这些课程除了本校课程外,还有很多校外提供的可计算学分的资源,像我在第二年还选了慕尼黑天文台开设的很多天文方面的课程。除此之外,学生甚至可以去选当地马普所(马克斯·普朗克研究所)和隔壁的慕尼黑工大的合作课程。
留学第二年,我选修了几门天文台课程,其中一门表现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,更意外发现了自己对天文的兴趣。后来我加入了该课程导师的课题组,恰好组内一位博士生有一个未完成的子课题——通过特定望远镜数据研究射电星系的演化,便交由我作为硕士论文课题。学校这种跨学科的自由度,让原本专注物理的我,也喜欢上了天文学这一全新领域。上课&考试:慕尼黑大学的课程基本是大班式的,很多时候一个礼堂坐满百号人。大部分课程无强制考勤,但存在“隐形考核”——比如讨论课(Seminar)的参与度,缺勤超过2次可能会被提醒。
在德国,期末考试真的挺难。考查的知识点很多,需要的数学技巧也比较难,而且除非主动沟通,教授不会额外发给学生复习的资料。考试的人有时比平时上课的人多,因为有前几届未通过考试的来参加。学术活动体验:每年暑假作为学生都会收到一些学科组的邮件,一般是一些学术活动的邀请。我有幸参加过一个,是教授带我们去外地的一个研究所参加研讨会。研讨之余教授还带我们在当地游览,食宿全包,体验非常好。
生活篇
住宿:学校和当地的一些家庭有合作,会给留学生提供一些住宿的选项。需要提前申请,先到先得。我第一年是和一个当地家庭一起住的。第二年申请到了学生宿舍。单人的宿舍私密性好一些,周围也有其他朋友一起。交通:学生最划算的交通选择是购买“Semesterticket”(学期票,含在注册费里),覆盖全城地铁、公交、S-Bahn(城市快速铁路),甚至能坐短途火车去周边小镇。有一点比较有趣的是,慕尼黑地铁站里没有任何检票设施,但偶尔会有人随机上地铁查票。喜欢到处走走的同学还可以购买全德火车通票,可在德国境内无限次搭乘ICE、IC、EC等列车及部分区域交通,并延伸至奥地利萨尔茨堡、瑞士巴塞尔等境外城市,但是购买之前请衡量一下自己的出行频率,否则就会像我一样,买了通票但最终只去了周边三次,很不划算。
【报名信息】
免费电话:400-8080-302
联系人:欧阳老师 手机:17310788597 微信:Anne8597
江老师 手机:18017921033 微信:jiangyue2046
来源: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:http://nuomei.ctiku.com/dongtai/4342.html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、编辑整理上传,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电子邮箱:jiangyue2012@qq.com